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17-03-13 09:35
来源:本站
罗开福看望胡椿梅
他步履铿锵登上讲台,声如洪钟震动全场,吸引着每位参会者的目光,全神贯注听他发言,感人的故事打动着每个人的心,紧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。这是2016年3月22日綦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,先进个人代表罗开福登台演讲时的场景。
罗开福生于綦江区篆塘镇陶家村,已经79岁高龄。从1953年搞查田定产当统计员起,他先后任过村代表主任、联社会计、公社总会计、乡文书和团委书记、财粮干部、财会辅导员等职,1981年因工致残退休,留用到1994年彻底退下来。他曾当选篆塘镇两届人民代表。2009年,篆塘镇篆塘角社区成立关工委,领导找到罗开福,希望他参加关工委为青少年成长尽点力。他不顾年过古稀,满口答应继续献余热。
他一生胸怀坦荡,不计名利,乐于助人,不但自己获得健康长寿,子女成才,也得到了群众的赞许。特别是一生情系孤儿,长期坚持帮扶孤儿的事迹,感人至深,有口皆碑。
说起罗老关爱孤儿,最远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。1960年,他在篆塘乡当文书,有一天,一个村支书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来到乡政府交给他,说是路上捡的。小孩衣衫破碎,满头虱子。他急忙找一间屋子让小女孩住下,找两件衣服让幼儿班老师给小孩洗干净穿上,又烧开水给小孩烫虱子,在她住的房间撒下药粉杀臭虫跳蚤。而后,他又联系粮食部门办理特殊供粮,一直管理小孩生活两年直到调到另一个乡工作。
上世纪80年代,罗开福又调回篆塘乡。1984年的一天,新庙村的张吉玉来找他述苦:“双胞胎孙子才一岁多时,儿媳出走,儿子智力低不能抚养孩子,一对可怜的孙子成了不是孤儿的孤儿。自己年事已高,还有岳母一起生活。现在,孙子四岁了,眼看要读书,啷个办?”罗老二话不说,给张吉玉写申请救助,东奔西跑落实,又出钱帮助孩子读书,直到两个孩子职高毕业找到工作。
2008年,社员胡先福告诉罗老他2002年在一个鱼塘边捡到一个女婴,第二天就报告给了计生办,现在孩子到读书年龄了却还没有户口,而自己已经70多岁了,家庭实在困难。罗开福听到后,立刻帮其写申请报告,前后共有10多次,足迹遍布镇政府、公安局、民政局、县政府,通过三年多的努力,孩子取名胡椿梅,落实了户口,办理了孤儿手续,终于可以安心读书。罗老还经常把孩子接到家里吃住,添置新衣服,经济上适当给予扶持,辅导她做作业学文化,给她讲做人的道理。现在,孩子非常热爱学习,也很懂事孝顺、放学回家做完作业,就帮两位老人做家务,并常来看罗老。看着胡椿梅的成长进步,罗老倍感欣慰。
罗开福帮扶的另一个孤儿,名叫胡启程。2009年,孤儿的奶奶来找罗老,请求帮助小孩解决低保。原来,这孩子2003年出生在古岐山中,因家庭贫穷,在他不到一岁时,母亲便离家出走。四岁时,父亲把他丢给奶奶外出打工,从此音讯全无,胡启程成了“孤儿”。现在一家人生活全靠两位老人的低保。祸不单行,不幸的是,家中房屋又遭洪水冲垮。罗开福看望这一家老小后,回来便帮助写申请,奔走呼号,于2011年解决了孩子的低保问题。他还时不时买上食用油、大米、猪肉,到孩子家中慰问。罗老又联系学校给孩子免费午餐补贴;通过城里的亲朋好友,收集闲置衣服送给孩子穿。孩子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解决,他的一颗心才放下来。
罗老告诉笔者,他一生中写了31次入党申请书,但由于爱人是富农子女,在“极左”盛行的年代,一直没能实现愿望,但自己初心不改,无比热爱党和社会主义,愿把一生献给党的事业。因此,退休后他还发挥余热,在社区主持红白喜事,既当服务员,又当安保员,向广大老百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好人好事,调处邻里纠纷。如今,子孝孙贤,邻夸友赞,罗开福夕阳生活熠熠生辉!